1964年中秋,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来到河南讲学,时任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的李振华与秦老相处周余。当时李振华亲见秦老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动悸、脉结代一证,应手取效。细查其用药,发现方中桂枝仅用2~3克,不解其故,请秦老赐教。秦老说:心病虚证,在病机上要分心阴虚和心阳虚两大类,阴虚则阳亢,阳亢则动,多见心动过速;阳虚则阴盛,阴盛则静,多见心动过缓。心动悸,脉结代是心阴不足,阴损阳弱,虚阳浮动。心阴虚则心脏早搏,心阳虚则血不冲脉,而见结代。治疗当在补心阴的基础上资助心阳。用桂枝之意,是在配党参助心阳,故不可量大,2~3克即可。根据心阳虚的微甚,出现偶发性结脉,可用2克;频发性代脉(即二联脉、三联脉),可用3克,再配合宁心安神之品,收效更好。
秦老对医理的分析,经方的运用,言简意赅,令人钦佩。自此以后,李振华用秦老轻用桂枝的方法,加减应用炙甘草汤治疗多例心动悸、脉结代患者(心电图显示室上性期前收缩),效果较好。
方药为:红参6克(先煎,或党参20克),麦冬15克,生地15克,阿胶10克(烊化),桂枝2克,丹参15克,茯神15克,远志10克,酸枣仁5克,节菖蒲10克,炙甘草6克。(孙继芬主编《黄河医话》)
回阅《伤寒论》第177条炙甘草汤原方剂量中:生地黄一斤,麦门冬、麻子仁各半升,阿胶二两,这四味为滋阴养血之品,用量较重;而益气温阳之药,人参二两,桂枝、生姜各三两,大枣三十枚,用量相对较轻。显然,原方重在滋阴养血,滋阴之力远胜于温阳。正如秦伯未在《谦斋医学讲稿》中所说:“心主脉,脉为血之府,血液充盈,循行脉内,周流不息。而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阳的鼓动,如果心阳衰弱,便使功能障碍,血行不利。所以心脏以血为体,以阳为用,心血和心阳偏衰,均能发生病变。”炙甘草汤所治疗的“脉结代、心动悸”,实为阴血亏虚、心失所养所致。岳美中亦指出,炙甘草汤中阴性药与阳性药之比约为7∶3,即七分滋阴药,三分温阳药,也更加说明了原方侧重滋阴的特点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,就好比水干了船会搁浅,想开船,先得大水把船浮起来(滋阴),然后再稍微加点风力(温阳)船就能走了。
在深刻理解心脏病病机后,再看李振华所化裁处方,是将炙甘草汤原方去麻仁、生姜、大枣,加丹参、节菖蒲、茯神、远志四味。李振华认为,原方偏重滋阴温通,而活血安神之力稍弱,加入丹参一味既可活血又能养血;石菖蒲、远志、茯神则功专开窍宁心、安神定悸。如此化裁,既紧扣心脏病阴血亏虚、神不守舍之核心病机,也更符合现代人阴亏血弱、虚烦少寐的体质特点。
秦伯未、李振华两位老师对炙甘草汤的运用之妙启示我们,治疗心脏病特别是阴血亏虚所致“脉结代、心动悸”者,当以滋阴养血为根本,少佐温阳药,临床切勿滥用温燥,配伍得当,方可取效。(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)
(注: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有哪些,全国前三配资排名,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